
招商证券:市场有望继续呈现科技和顺周期的轮动
国内方面,随着金融总量指标相继回落,宏观流动性驱动的逻辑会边际弱化,但并不意味着行情的结束。往后去看,市场有望继续呈现科技和顺周期的轮动。海外方面,市场风险偏好的修复将取决于因政府关门而积压的经济数据以及美联储和特朗普等的表态,目前市场需要一个信号来降低预期的不确定性。另外,如果美股进一步下跌,也可能倒逼美联储或者特朗普出来释放一些鸽派声音,以维护市场的稳定。
申万宏源:当前处于“牛市1.0”阶段的高位区域
当前处于“牛市1.0”行情的高位区域,先做好高位震荡市。基于短期性价比把握小波段节奏:科技成长,长期性价比不足,短期性价比较高;顺周期,长期仍处于低估值区域,但短期性价比不足。前期机构投资者有调仓减仓、切换风格动作,这意味着市场总体和科技成长,短期调整空间都有限。我们认为,2026年春季前,科技成长还有反弹机会,顺周期投资需向有Alpha逻辑的方向收缩。
中期判断不变,我们认为2025年的科技结构牛是牛市1.0阶段,2026年春季可能是阶段性高点,彼时A股市场可能面临3个挑战:第一,科技长期低性价比区域,产业中级别扰动,可能就会触发消化长期性价比问题的调整。第二, 2026年春季需求侧关键验证期到来,供给增速回到低位,若需求稳,则供需改善;但若需求弱,供需拐点可能推迟。第三,“牛市2.0”接力条件还不成熟:需求侧看“政策底”,供给侧看反内卷效果持续性,关键窗口可能都在2026年中之后。科技产业趋势需等待新一轮发酵,参考移动互联网的历史经验,两波产业趋势行情之间通常有3—4季度的空窗期。
兴业证券:两条思路布局明年景气
11月以来,结构“再平衡”成为全球股市的共同特征。资金从前期领涨的科技板块轮动至资源品、消费、医药等低位板块。对于A股而言,近期海外带来的影响更多在于结构,在海外扰动加速内部“再平衡”之后,布局明年景气预期的两条思路并未发生改变:一方面,近期海外带来扰动或将再一次为AI等景气成长主线提供布局窗口。另一方面,明年景气边际改善预期和结构“再平衡”继续为顺周期板块提供估值修复契机。
两条思路布局明年景气:科技板块,关注低位的AI软件应用、军工、医药等,重视AI硬件的潜在估值修复机会。顺周期板块,当前核心是寻找明年景气预期向好、估值修复可持续的方向。根据一致预期,明年高景气或困境反转具备弹性、本轮涨幅偏低的顺周期行业集中在钢铁、化工、建材、新消费服务消费、农业等。
银河证券:A股市场中长期向好趋势不改
A股行情整理格局仍在延续,板块之间快速轮动,前期涨幅较大的科技板块处于盘整状态,资金开始向锂电池、电解液等主题扩散轮动,大消费板块也受益于政策利好,但主题演绎的持续性仍显不足。同时,临近年末,机构配置或趋于均衡,也在为明年景气方向布局做出准备。预计年末行情仍以震荡结构为主。
锂电产业链行情爆发带来的市场上涨机会,体现出供需格局偏紧下,价格水平回升逻辑正在提振中期景气改善预期。10月份金融数据验证存款搬家信号,资金面向好的逻辑仍有望延续。随着后续政策落地节奏进一步明确,物价回升预期下反内卷板块逻辑明确,科技主线产业趋势与业绩进入验证阶段,A股市场中长期向好趋势不改。配置机会:在板块轮动中关注反内卷、红利等主题机会,科技主题关注补涨细分及产业趋势的催化。
信达证券:当前风格扩散仍处在估值、预期和资金驱动的阶段
过去2个月,价值风格明显走强,风格出现一定程度的扩散,金融、周期、消费轮流表现。我们认为原因主要在于年底前后进入业绩空窗期,板块缺乏高频的季报证明业绩,因此波动大多来自估值和预期。和历史上的牛市对比,这一次风格扩散后价值股同时受益于经济企稳和业绩验证,是年度级别的牛市。
我们认为当前的风格扩散仍处在估值、预期和资金驱动的阶段,至少可以持续1~2个季度。但风格扩散转变为年度级别的行情需要看到价值股盈利逻辑的兑现,而更大级别的行情则需要长期产业逻辑强化证明并非周期性的景气改善。我们认为,流动性牛市中后期,价值股基本面企稳之前,长期产业逻辑更强的科技主线可能会再次回归。
近期配置观点:风格切换可能会越来越强,关注低位价值板块。非银金融弹性逐渐增加,成长中关注低位的电力设备、AI应用端,周期股半年内也有望存在弹性表现。
光大证券:短期或进入宽幅震荡阶段
市场大方向或仍处在牛市中,不过短期或进入宽幅震荡阶段。与往年牛市相比,当前指数仍然有相当大的上涨空间,但是在国家对于“慢牛”的政策指引之下,牛市持续的时间或许要比涨幅更加重要。不过短期来看,市场可能缺乏强力催化,叠加年末部分投资者在行为上可能趋于稳健,股市短期或以震荡蓄势为主。
配置方面,短期关注防御及消费板块,中期继续关注TMT和先进制造板块。市场处于震荡阶段时,前期滞涨方向可能表现会更好,对应于本轮即为高股息及消费板块。中期来看,流动性驱动行情下,行情中期TMT更容易成为主线,本轮或许也会如此。若行情转向基本面驱动,考虑到当前行情或正处于中期,先进制造值得重点关注。
华西证券:“中小市值+主题投资”仍是11月的核心主线
11月以来中美科技股回调,主要是受海外流动性紧张和AI泡沫担忧影响,后续关注美国经济数据与12月降息预期变动。资金面来看,A股仍以存量博弈为主,融资资金和南向资金交易显示资金存在“高低切”,此外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落地有助于遏制基金“风格漂移、押赛道、抱团、追逐短期排名”等问题,机构的极致抱团或有所弱化。当前A股处于业绩真空期,基本面指引弱化,围绕“次年政策与景气趋势”的预期交易强化,是有利于“中小市值+主题投资”的市场环境。
行业配置上,聚焦“十五五”相关主题投资,如储能、电池、国产替代、新材料等;关注受益“反内卷”带来盈利改善的方向,如化工;关注港股创新药对A股的指引信号。
国金证券:投资与消费,电力与算力
当下全球金融资产/GDP本就处于高位,从历史上看,一旦出现基本面的变化风险资产的回撤都会比较剧烈。而在核心资产美国科技股徘徊之际,作为其卫星资产的国内TMT板块延续调整。
当前美国经济正在走向 “投资强、消费弱”的劈叉格局,这与2022—2024年的中国一致,究竟是电力短板卡住了算力发展的道路,还是算力浪潮推升了电力投资的方舟,前者是风险,后者则是机遇。我们认为全球电力相关资产仍是重要投资主线;相反的是,中国的产业优势,能否在当下建立出口——消费的循环,逆转过去的消费弱的格局同样值得期待。
建议关注:第一,海外降息后制造业活动修复与投资加速的实物资产,海外电力短缺是实物需求的助推剂:上游资源,实物资产的补库需求或将恢复,关注油运,PPI回升下,中游行业机会逐步出现,基础化工,钢铁;第二,国内总量价格企稳叠加结构性需求改善,在配置相对低位下的消费:食品饮料、航空、纺织服装。第三,中国作为全球产业链的“卖铲人”,优势产业在海外的变现:资本品(工程机械、电力电网设备、重卡)。
国投证券:年底之前本轮A股高切低行情难言结束
11月正延续10月风格再均衡过程,大致年底之前本轮A股高切低行情难言结束。对于当前A股科技,可以看到10月至今科技内部投资已经明显分化,加剧有基本面支撑的强势品种抱团与相对低位有产业催化品种的轮动倾斜。对于科技风格何时重归占优,目前评估下来仍在观察期。从历史日历效应角度,基于2012年至今平均表现,科技板块跨年超额特征比较明确,意味着科技风格容易在四季度相对跑输,而跨年期间及次年初表现较好。
虽然历史的暗示是明年初,但这依然需要逻辑信号同步明确,短期主要是两方面:第一是美联储12月降息是否能如期落地,且为后续降息给出偏鸽派指引;第二是海外科技股三季度财报,尤其是英伟达这些科技巨头是否能拿出实打实的业绩对“美股AI泡沫论”正面回应。截至目前来看,基于三季度科技持仓突破40%偏高这一基本事实,我们更为倾向的是:随着水牛向基本面牛过渡的概率在明年上半年明显提升,届时真正风格切换才会到来。
对于大盘指数,我们依然主张大盘指数当前要稳稳站上4000点向上需要流动性牛向基本面牛的逐步过渡。而在今年底到明年上半年,中美双方迎来阶段性合作小周期,这不仅对人民币资产偏好提升是有利的,同时对明年上半年共振经济向上形成积极暗示,这一点始终是值得期待的。
中银证券:指数的短期震荡与风格均衡化
展望后市,市场短期或延续4000点左右震荡行情,短期难有方向性突破。前期风险资产估值修复的预期较为充分,随着四季度投资端压力的逐步显现,风险资产波动性或有增加。此外,当前海外联储,尤其是美联储的降息进程,正处在一种 “高度不确定”状态,12月是否降息将高度依赖于即将发布的通胀及就业数据。
随着美政府重新开门,美联储降息预期也将出现大幅波动。短期板块轮动速度或有加快:前期滞涨的消费板块会随着岁末年初通胀数据的回暖出现阶段性修复行情,市场风格也会迎来阶段性均衡化,但通胀数据修复持续性或制约行情持续性,可密切关注经济数据、美联储政策预期等关键变量。
责编:王璐璐
排版:刘珺宇
校对:祝甜婷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